3月28日,宜春市召开2025年春耕生产新闻发布会。会上,市硒资源开发利用中心主任易勇波详细介绍了相关情况。市硒资源开发利用中心、市农业农村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。
今年以来,宜春市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,全力以赴抓春耕、促生产,千方百计稳面积、提单产。目前,全市春耕生产有序开展。
一是立足“早”字快部署
早稻稳即全年稳,在谋篇布局上,各地抢前抓早,主动作为。3月6日,市政府办制定下发2025年全市粮油生产指导意见,层层分解任务、压实责任。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就春耕备耕工作开展专题调研督导,提出明确要求。2025年全市春播意向总体稳中有增,预计农作物播种面积638.37万亩,其中早稻面积355.72万亩,比去年实际早稻面积多2.44万亩。
二是立足“保”字稳供应
据调度,目前农资价格环比略有上涨,同比略有下降。各地多方组织货源,发挥供销、农业服务组织农资商品流通主渠道作用,通过工厂直供、供销集采集配等方式降低农资购买成本,同时通过农资进村入户、农资企业直销到户、经销商送货上门等多种方式,加大物资调拨力度。全市已储备早稻种子1.3万吨、化肥20.67万吨、农药0.31万吨、农膜0.65万吨,全力保障春耕生产农资需求。
三是立足“实”字优服务
市级派出11个挂点指导工作组,各县(市、区)整合技术指导力量,深入田间地头,指导农户做好春播生产。同时,积极组织各类农机具的维修、保养工作。全市已完成维修、保养农机18万台(套),培训机手和修理工1.2万人次,水稻育秧中心拥有量达202家,单季育秧能力可达164万亩。
四是立足“足”字强保障
全市已下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、稻谷补贴、农机具购置补贴、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等各类补贴资金11.05亿元用于支持粮食生产。市政府统筹安排2000万元用于支持“吨粮田”高产稳产片建设,力争全市建设“吨粮田”高产稳产片达100个,面积达20万亩。各地粮食支持政策力度只增不减,8个产粮大县确保不少于20%的奖励资金用于粮食生产。各县市区已统筹安排1.53亿元用于支持早稻生产,如奉新、万载县出台150元/亩的奖补政策,铜鼓县出台300元/亩的奖补政策,袁州区进行分类奖补,最低140元/亩,最高200元/亩,上高县按照20元/亩对完成好的乡镇进行奖补等。
下一步,宜春市将锚定全年粮食生产任务目标,乘势而上,积极作为,全力打好春季农业生产第一仗,确保今年早稻面积稳定在354万亩以上,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宜春贡献。
来源:今视频